景泰蓝是什么地方的特种工艺 景泰蓝制作流程是什么

2022-05-26 16:47:56

景泰蓝是什么地方的特种工艺

1.景泰蓝是北京地方的特种工艺,从元代到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2.最初的景泰蓝多为仿古青铜器皿,到明朝景泰年间,工艺家们找到了一种深蓝色的蓝釉材料,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工艺品端庄富丽,沉着大方,现如今称为“景泰蓝”。

3.清代乾隆年间采用延伸性更好的纯铜作原料,使景泰蓝工艺达到顶峰,其中尤以明朝宣德年间的最为精致。

4.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制作时先要用紫铜制胎,再用扁细的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填充在图案中,这道工序完成后才反复烧结,磨光镀金。

5.景泰蓝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景泰蓝制作流程

景泰蓝的生产工艺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冶金等技术知识统统结合起来,而制作景泰蓝的基石是设计师智慧与技艺的完美结合。将几千年来人类对美的诉求蜿蜒传承。景泰蓝的世界五彩缤纷,但却繁而不乱,它富有鲜明的传统文化风格,是极具生命的艺术作品,这一国宝“京粹”将制作者高超的技艺之美与景泰蓝的手工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谱写了华丽的篇章!

STEP 1

制胎:造型是否美观,首先取决于制胎工艺,根据不同胎型的要求。操作工艺也分为三种;半机械化制胎,手工制胎以及錾花制胎。

手工制胎时,技师坐在行业内被称之为“木马”的凳子上,将一铁棍穿过木马的底端,使铁棍与木马形成45度角。技师骑坐在木马上将紫铜板在铁棍的上端,然后用铁锤将铜板敲打成各种形态的器型。造型是否美观,关键是下料,技师在充分理解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后,根据造型的尺寸,确定铜板的厚度以及铜线的型号。然后将加工后的紫铜按照设计图的要求裁剪出不同的形状。主体中间部分要根据作品尺寸合理分裁,从最大直径到最大弧度以及扇面的延伸与回收都要经过精确的计算,为手工制胎打好基础。

瓶类胎体;无论是它的胎体造型,尺寸大小,都是由瓶颈,瓶肚,瓶足三部分组成,根据图纸要求,每道接缝以及口线都要反复焊接,焊口要严,无虚缝,经过十多次的焊接后才能基本成型,在高温炉下焊接,每个部分都要边过火边敲打所需要的造型,敲打的力度要均匀,弧度要一致,使不圆的地方弧度要规整,这是制胎的关键程序,

异型产品;还要在胎体及口线或产品的耳子上錾出凹凸的花纹或者回纹线,錾活时手的力量要刚柔并济,手要稳,要精细,才能充分展现出设计者对产品的形象要求。这也是制胎技艺的表现手法之一。最后在焊接上底座,一件景泰蓝胎型就算制作完成了。

STEP 2

掐丝:制胎完成后,首先看好胎体是否周正,然后在胎体上画出墨线,根据图纸的纹饰了解所代表的年代及文化的寓意,主体依据墨线在胎上定好的位置,再用拷贝纸及复写纸将主体纹饰拓在胎体上,这样做是为了在黏丝是能黏的更加准确到位,根据胎型尺寸,决定掰丝时所用扁铜丝的型号,接着用特制的掰活工具进行掰丝,掐丝工的掰活镊子运用自如,有如灵巧的画笔,用若干丝组成的扁铜丝按照图纸掰成,由弯,刻儿,尖儿组成的纹饰,这也是难度较大的一个工序。每一条丝都经过纯手工掰制后成为一个个精致的纹饰,传统景泰蓝高超的技艺就体现在这里。要想达到如此的熟练程度,需要有几十年的功底。有些传统的纹饰如;(大明莲,勾子莲等纹饰不需要图纸,他们属于老艺人随意掰制的纹饰,是经过一代代老艺人口传心授传承下来的技艺,如果图纸是花鸟纹饰和人物纹饰,就要注意在掰花鸟和人物时要形象逼真,花型要洒脱,鸟的造型要准确,羽毛要有层次感,鸟爪要小巧有力,要用掐丝技艺表现出鸟儿活灵活现的情趣掰制人物时,要把人物传神入化的神态表现出来。)

掐丝是景泰蓝制作工艺中难度较大,不易掌握的一门技艺,也是体现设计者设计理念的一个重要环节。掰完后,将掰制好的铜丝与辅料一起放入炉火中,经过火烧,若干丝组成的扁铜丝便会变成一根根柔软的扁铜丝,用粘活的镊子按照胎型上拓好的纹饰将柔软的铜丝粘上白芨粘在胎体上,粘活时要不走样,铜丝要粘牢,粘实,粘平。主体纹粘好后,在决定粘什么地儿纹,景泰蓝的掐丝地儿纹多种多样,一帮要根据纹饰表现的主体决定粘什么样的。地儿纹也是掐丝工序中的关键环节,要与主体纹饰融为一体,表现出时代的美感,掐丝完成后,俨然就是一幅没上色的画卷。所有产品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步!

STEP 3

点蓝:就是给景泰蓝涂上釉料,它对制作者以及工作环境要求很高,工作台要保持干净,勤换水,操作时,制作者的双手不能粘有污渍,点蓝用的工具是蓝枪,吸管和一些特制工具,接到白活后,先要用清水进行清洗,擦干。遇到成对的产品要检查是否成对,套活是否成套,同时还要充分理解胎体上的纹饰以及纹饰之间的透视关系。点蓝技师在点自然景物时要分清老枝,嫩枝,梗及花草木本的生长规律。点传统纹饰要清楚纹饰趋向,文化内涵及年代特征。点蓝的釉料是以石英,长石,莹石以及一些矿物为原料,加入起助融作用的硼砂以及多种贵金属氧化物着色剂。经高温烧制而成,质地很细,像是沙子,但不粘手。这些釉色的配比是一代代老艺人口传心授下来的。

配色时,要注意釉料的目数是否一致,根据釉料特性进行配制,冷暖色要协调,层次分明。用色彩表现出空间距离,主次以及远近关系,注意色相和纯度的运用。每套釉色的渐变都要达到8到10种,这样才会使色调更加细腻,由浅到深才会更加自然逼真。以到达更加完美的艺术效果,第一遍点蓝,行业内称为“点头火”,点头火的厚度是铜丝高的三分之一左右,不能过薄也不能过厚。点蓝时,蓝面要平,不能串色,小的缝隙要严,要润,上下口色调要保持一致。景泰蓝釉料属于硅酸盐范畴,将釉料研磨的再细,也不会融于水。所以,技师要用棉花放在刚刚点完蓝的地方。水就会自动的吸进棉花中。头火点好后,接着是进炉烧制。烧蓝的温度要在700度左右,烧制后再进行二次点蓝,行业内称为“点二火”。也就是往纹饰间重新填入与“点头火”色彩相同的釉料进行烧制。点二火是点蓝技艺的关键程序。厚度是丝高的三分之二左右,润色也会更加细腻。二次点蓝在每个细节都要设色讲究。点蓝技艺都是技师将美术知识与点蓝技艺结合后的完美呈现!使色彩更具有色彩感染力。

STEP 4

烧蓝:产品在点蓝后,色彩艺术效果也基本呈现出来,但还要对产品进行细致检查。产品表面可能会凹凸不平。需要盖上“亮白”进行烧制,亮白能起到调节,盖平蓝面的作用。同时也能提产品的光泽!温度要保持在800摄氏度。烧好后才能装入下道工序。

STEP 5

磨光:经过两三次烧蓝后就要进入下一道工序“磨光”,磨光是制品的美容师,行业内被称之为“磨活”,磨活工序是景泰蓝制作工艺中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

它分半机械化磨光和手工磨光两种;半机械化磨光之前要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如果发现问题(不平整,沙眼)需要先修整产品在再机器上用相应目数的砂石刺活,行业称它为“出三火”。磨活工的手,眼,脚都要相互配合,手的力度要稳,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均匀的刺。刺好后,产品上出现的凹凸不平的地方行业内称“火亮”,然后用清水将产品冲刷干净。用火烧制,之后,再进行二次刺活,行内叫做“出四火”。刺好后再烧制,之后,磨活工再上机器用黄石或人造石把产品上的黑丝和火亮磨去。然后用精品椴木碳磨去碳缕。整个产品光亮润泽。接着用砂石和碳将上下口磨光磨亮。行话称它为“刮口”,刮口是磨活里面技术难度较大的工艺,稍有疏忽便会前功尽弃,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刮口时,要掌握好速度,深度要一致,刮好的活要平整。这样一件精致的艺术品算完成三分之二了。但是半机械化磨活只适合磨圆活上。而手工制作的产品大部分都是异型产品,手工磨光在磨异型瓶的水盆上操作。在放干净水的盆上放木十字架,边上放各种特制的工具和各种砂石进行手工磨活。

STEP 6

镀金:镀金是景泰蓝生产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经过磨光后,露在外面的铜丝容易在空气中氧化生锈,为了防止产品氧化生锈,使产品的关泽更加持久,美观,需要在产品表面镀上一层纯黄金,从磨光工序中转换过来的产品有手触摸的痕迹,所以在镀金前必须经过严格的特殊处理,否则会影响镀金质量。首先要将碱液加热到100度左右,将产品放进去,除掉产品上的油渍,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再经过泡酸清洗,去除产品上的污渍,最后再镀金。在复杂的工程后,一件金碧辉煌的景泰蓝精品就这样诞生了!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