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铜器的制作方法是什么 青铜器的基本功能和用途是什么?

2022-06-09 09:37:22

青铜制作(古代青铜器的制作方法)

在参观博物馆时,我们经常会看到古代青铜器,以三代(夏商周)时期的遗物为盛。虽然中国并不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的国家,但就生产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设计以及品种数量而言,中国古代青铜器在世界上可谓出类拔萃,难逢敌手。在我国考古发现的青铜器中,商代青铜器风格浑厚,庄重,纹饰设计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神权政治,主要用来祭祀,“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而西周青铜器风格简练,优雅,纹饰大方(礼治,主要用来颂扬祖先,铭记功业)。春秋以后,王室式微,青铜器也从王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蓬勃发展,此时青铜器风格更加新颖,灵动,花纹富丽繁缛,造型和工艺水平均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到了汉代,漆器、瓷器逐渐占据上风,青铜容器类渐渐衰落,但铜镜又以别样的风采独领风骚。

乳钉纹方鼎,商代前期,郑州出土

众所周知,相比于纯铜,青铜的硬度非常高(青铜是铜和锡或铅或砷等元素的合金),古人在制作一些小而薄的青铜器时,可以采用锤揲、錾刻的方法来成型并增加纹饰,但是如果想要制作出器型大、器壁厚的铜器,就无法锤揲成型,也无法直接在器身上直接雕刻花纹了,必须通过铸造的方法来同时完成成型和装饰。那么,古人的铸造方法有哪些呢?根据文献记载以及考古研究,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下两大类:

一.模范法

简而言之,模范法就是先用陶泥做出“模”(想要铸造的青铜器的样子,也就是青铜器的草稿),“范”(将泥土敷在模上,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轮廓的组成部分)和“芯”(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而后将范和芯组合起来,范、芯之间的空腔就形成了所要铸造器物的形体,再将熔化的青铜液浇注进空腔里,经过冷却侯,分离陶范,修整等步骤,呈现出的就是最后的青铜器了。如果需要在器物上制作出纹饰,那么还是需要首先在模上就做出纹饰来,这样才能让范上出现镜像式的纹饰,有时候若纹饰要求非常精细,还需要直接在范上进行精加工。由于铸好铜器后陶范就被打碎拆除,所以陶范大多是一次性的。

山西侯马出土晋国陶范残块

在模范法中,因为器型简单可以一次性浇注整体成型的为浑铸法,比如一些简单的剑、戈、矛等武器,因为造型复杂需要制作多组范分别铸造后再连接成型(用拼铸法或焊接法)的为分铸法。

二.失蜡法

失蜡法的原理也非常简单,采用易融化且便于塑形的材质,如蜂蜡,动物油脂(牛油、羊油等)或松香等制成欲铸器物的蜡模,随后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多次浇淋形成泥壳,再涂上耐火材料。加热烘烤,熔点低的蜡模融化流出,形成空腔。往腔内浇注青铜液,凝固后打碎外范即可得到光洁细密而又精巧的铸件。这种方法在现代金属成形工艺中仍被广泛应用,称为熔模精密铸造(Investment Casting)。

失蜡法原理

失蜡法的历史悠久,公元前3000年的西亚就已有了失蜡法铸造的乐器装饰物(乌尔王陵七弦琴之兽首),公元前2000年至1780年的埃及也有失蜡法铸造的人像(《古代世界史前时代铜与青铜冶金术的笔记》H.H.Goghlai),但在中国关于失蜡工艺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随后是明代的《开工天物》。一些早期的青铜器,纹饰非常繁复,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可能使用了失蜡法,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所以,失蜡法在中国究竟何时起源,还有待将来更多的考古材料来解决。

功能

在古人心目(古代文献)中,青铜器有两种基本功能或用途,一是"纳(内)、入"

,即盛装物件;一是"设"即陈设布列。《礼记·礼器》说得很明确:"三牲鱼腊,四海九州之美味,笾豆之荐,四时之和气也,内金,示和也。束帛加璧,尊德也;龟为前列,先知也;金次之,见情也。"郑玄注:"金照物,金有两义,先入后设。" 纳是青铜器的第一位的基本功用,而纳的基本目的是"示和"。所纳对象即古文献所谓"实物(所实之物)",就是上面所说"三牲鱼腊","四时之和气"之属,实际就是牺牲(肉食)、黍稷(主食)以及酒醴之类祖先生前生活必需品。而其主要就是把诸如此类分别纳入鼎簋尊彝等各类器物中,然后作以调和以供祭祀祖先之用。《说文》说:"鼎,和五味之宝器。"《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国语·郑语》记载史伯说:"夫和生实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晏婴说:"和如羹焉,水、火、醯、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都在申明用青铜器调济容物,"和五味"以"示和"的基本意思。其调和方法就是"济其不及,以泄其过",而最终目的则在于和人心,"成其政"。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