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特产有哪些 阳朔特产介绍 阳朔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2022-06-09 09:46:06

阳朔特产有阳朔金桔、桂林腐竹、阳朔蜂蜜、阳朔自酿蔬菜、松糖、阳朔油茶、阳朔香菇、阳朔九腾蜂蜜、阳朔酸菜、阳朔巴赞、阳朔柿子、锅巴饭、阳朔画扇、玉竹牛肉、丁琪媛糖。

阳朔金桔

金桔是阳朔的传统水果之一,已有140多年的种植历史。它的果实富含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常食可润肺健脾,平喘止咳,化痰理气,生津止渴。阳朔金桔可以生吃,也可以加工成蜜饯、果脯、果酒。

桂林浴霸

桂林腐竹是一种非常著名的产品,流行于唐代,历史悠久。腐竹是一种素菜,色泽淡黄,表面油亮,枝干肥美,空心脆,品质极佳。它富含蛋白质、低胆固醇和饱和脂肪,被称为“最好的素食”。吃它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煎、炖、煎、炖。

阳朔蜂蜜

阳朔蜂蜜是阳朔的知名特产。金桔蜂蜜年产量300多吨。色泽淡黄,易结晶,口感细腻,香气浓郁。能增进食欲,滋补身体,清火通便,降血压。九龙藤蜜颜色为褐色或褐色,微苦,晶莹透亮。长期食用可以美容养颜,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阳朔填充蔬菜

阳朔的自酿蔬菜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品种繁多。在阳朔,很多宴席上都有熟食,可见阳朔人爱吃熟食。知名的阳朔酿造菜有蜗牛酿造、柚子皮酿造、辣椒酿造、茄子酿造等。,这在各大酒店和餐厅的菜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阳朔的填充蔬菜有猪肉、牛肉、鱼、鸡肉等。加上调料,味道很丰富。

民间艺术

戏剧

歌乐、斋醮,是阳朔县民间最初出现的表演艺术。清康熙年间起,相继建成福利行宫戏台、兴坪武圣宫戏台、高田关帝庙戏台、县城江两会馆等24个戏台,戏曲演出颇为活跃。

桂剧

清咸丰六年(1856年),龙潭徐大德创办"宝华群英桂剧科班",后人称"宝字科班",阳朔始有桂剧正式班社。清末民初,阳朔、白沙、福利、兴坪、高田等圩镇出现"玩字班"。民国21年白沙增办"瑞英乐科班"(称瑞字科班),26年县城在江西会馆成立"寿阳剧院"。两个戏班分别在阳朔县和桂林附近各县巡回演出10多年,33年至34年因日军入侵而散班。同时,各圩镇、农村的桂剧班子也常有演出活动,桂剧有了发展。

建国后,1953年各区相继成立业余文工团,原有桂剧班子上演桂居4传统剧目,文化部门搜集整理传统剧目,桂剧有了新生。1957年后因演现代戏,桂剧上演不多。"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戏剧被认为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领舞台,桂剧绝迹。1976年,业余桂剧团队恢复活动,至1985年有白沙、福利、兴坪、高田等地组织了13个业余桂剧团,其中白沙、福利两镇桂剧团为半工(农)半艺桂剧团。

彩调

彩调又称"花灯"、"调子",是阳朔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各乡村。民国4年至25年间县境彩调已是兴盛时期,稍大村庄都有彩调班子。较有名的师傅有高田的徐老友、城关的莫乃乃等人。24年高田富绢村开办的"景发达科班"(称景字科班),是较正规的科班,学艺一年,生、旦、净、丑齐备。其他彩调班子,多是冬季或农闲排练,春节期间演出。25年后,县政府借口彩调是伤风败俗的"淫调",曾下令禁演。

建国后,彩调获得新生。1951年至1956年,白沙兆村源、高田富绢村陆续开办多期彩调科班,其他村庄的业余彩调队也先后成立,至1958年全县有业余彩调队112个,并掀起演唱彩调剧《刘三姐》热潮。

1959年,成立阳朔县文工团,成员30人,演出剧目《拾玉镯》、《龙女与汉鹏》、《刘三姐》、《三月三》等。1960年文工团下放(解散)。

1965年8月,成立阳朔县农村文艺宣传队,有15人,属县文化科领导。经桂林地区彩调训练班培训,学习中南五省现代戏会演推荐的《打铜锣》、《补锅》等一批剧目,回县后深入农村山区巡回演出,传播现代彩调剧。从此,全县各业余彩调队纷纷排演现代小戏。1966年底,因"文化大革命"动乱,县文艺队和业余文艺队停止演出。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彩调又枯木逢春。次年,县文化馆举办4期训练班,举行会演、调演各1次,召开全县第二次老艺人座谈会。1979年,桂林地区在阳朔县举行地区业余文艺会演,阳朔县创作的现代彩调剧《考嫂子》等节目参加演出,业余演员廖艳兰、朱贵凤获优秀演员奖。1980年召开第三次全县老艺人座谈会,县文化馆组织19人的演出辅导队到农村巡回辅导,全县业余文艺团队发展到153个,队员4300多人,春节共演出375场,观众达16.0万人次。1981年、1982年,县文化局组织代表队参加桂林市曲艺会演和戏剧展览周,彩调《莲池会》获创作、演出二等奖,《打猫赔兔》获三等奖。《莲池会》演员王福荣获演员新秀奖。 1985年全县有业余彩调队84个,坚持业余、自愿、小型、多样的原则,农闲排练,节日演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话剧

民国15年,县政府请上海启明新剧社在县城同乐戏院表演白话剧(文明戏),时间约3个月。同年暑假,中共桂林县支部派一个话剧团到阳朔县城,在粤东会馆演出《刘姑的处境》、《残年》等反封建长短话剧10余个,连演10天。从此,每逢纪念日各区小学便排演一些短小话剧,到桂林读书的学生也回县演出。1939年7月以后,在共产党员教师组织下,阳朔国民中学师生在县城广场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桂花姑娘》、《人约黄昏》、《一家人》等剧目。1942年,由县长组织演出《凤凰城》。 1944年、1945年,兴坪战时青年服务队和临阳联队,在游击区演出《农村曲》、《军民进行曲》、《青纱帐》等。1947年,碧莲表证中心校的教师和桂林师范实习生,演出大型新编历史话剧《林冲夜奔》和木偶剧《一个铜钱》。福利中心校师生演出历史剧《天国遗恨》。

建国后,县、区、学校文艺队曾演出《三代仇》、《青年一代》、《风华正茂》、《满意不满意》、《于无声处》、《一丝不苟》等话剧。

歌舞剧

建国后,在舞台上演出的有《白毛女》、《兄妹开荒》、《蚌壳舞》、《小二黑结婚》、《九件衣》等。《蚌壳舞》曾参加自治区会演。1958年,桂林地区举行工交、财贸、农业三个系统文艺大会演,阳朔自编的歌剧《李老汉进城》参加演出。1966年,县农村文艺宣传队移植演出歌剧《红松店》、《王杰之歌》等。1975年,县文艺队创作演出七场歌剧《廖长有》和组歌《韦江歌》。

关闭
精彩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