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公鸡打鸣俗话说“鸡啼夜半,狗叫天亮”夜半是子时,又名子夜、中夜等,就是晚上11点到1点。鸡叫第一遍的时间大概凌晨0点30到1点左右,每次间隔大约一个半小时,叫第三遍时就快天亮了,不同的季节也不同,夏天两点快三点左右。冬天大概4-5点。在很多文化中,公鸡打鸣都和清晨的到来联系在一起。这似乎暗示着公鸡能够知道时间。而《半夜鸡叫》中的“周扒皮”为了长工们能多干些活,半夜三更起来学鸡叫让长工劳动,又暗示着公鸡打鸣是可以通过外界刺激激发的。
02
鸡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一夫多妻的它们总有一大堆家庭琐事要处理。特别是作为家长的公鸡,更是要担负很多指挥和决策任务。比如,当公鸡发现了食物,它便会发出叫声呼唤妻妾们前来分享。如果发现的是蚯蚓或者豆子这样的美味,它的叫声频率会比较高;反之,它的呼唤声频率便会较低。所以公鸡就有洪亮的叫声。这种叫声经过千百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早晨啼鸣的习性,就是生物钟作用,所以每天一早,在农村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雄鸡打鸣的声音。
03
现代研究还有公鸡对光亮敏感,没有亮光就不打鸣,是由于松果体生成褪黑素的原因。在褪黑素的作用下,公鸡夜里极少打鸣。可是,当清晨来临,阳光渐强,晨光透过鸡眼睛,通过视觉信号传到大脑中,褪黑素的分泌开始减少,公鸡又重新兴奋起来,抑制不住自己的本能,便要开始高歌了。如果这个时候,公鸡听到了其他同类的叫声,它的鸣叫的频率和音量都会随之增加,这正应了它门自我炫耀和宣告领地的需要。
04
很早以前公鸡和狗是亲戚狗是鸡的舅舅,以前狗的头上戴著一付很好看的冠。以前的鹿头上是没有冠的,因为要山中的大王拜寿,穿著很漂亮的衣裳,但就是头上没有好看的礼帽。所以鹿就想起狗有漂亮的礼帽,但又不认识狗。就想起鸡,因狗是鸡的母舅,而鹿和鸡又是好朋友。
偏方
方名:接骨灵 。
主治:各种骨折。
处方:活公鸡一只(去毛及五脏)、五加皮适量、麝香四厘。
制法:把公鸡用刀切碎,捣成肉泥,摊于白布上,五加皮研成细末,撒于鸡肉上,将麝香用温水化开后,取棉白线二条,用水浸湿后,再浸入麝香水内十分钟备用。
用法:先将骨折复位后,取出白线缠于骨折处上、下端,剩余的藿香水涂两线中间皮肤上,然后将鸡肉五加皮膏贴于骨折处(盖住两条线),包扎固定。成人二十四小时取下(小孩酌减)。
疗效:临床治疗150例,疗效显著,一般24小时至15天见效,30-40天痊愈。
禁忌:用药期间禁食生冷、韭菜及醋。
来源:行唐县独羊岗大队。